白蚁的生态史
白蚁为社会性昆虫,从卵孵化幼虫后就分化成为工蚁、兵蚁、若虫等不同的品级,其若虫等又可成为具有繁殖能力的有翅成虫。不同白蚁种类的品级分化有所不同,木白蚁科和原白蚁属的白蚁生活史缺少工蚁这一品级;鼻白蚁科的家白蚁、散白蚁、原鼻白蚁等和白蚁科的黄球白蚁、大锯白蚁等的品级分化有补充型蚁王、蚁后;大白蚁、土白蚁等生活史中缺补充型蚁王、蚁后。
>>家白蚁生活史图解
白蚁认识(图)
>>兵蚁
>>家白蚁的有翅成虫

>>蚁后(大)蚁王(小) 白蚁 蚂蚁
>>白蚁和蚂蚁的形态区别
白蚁的种类及危害表
白蚁的种类有很多种,我国已知有白蚁四科、四十七属、四百八十多种。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有土木栖的家白蚁(也叫台湾乳白蚁)、土栖的黑翅大白蚁、黄翅大白蚁和散白蚁属的黑胸散白蚁、黄胸散白蚁、堆沙散白蚁等。广州地区危害较严重的是家白蚁,其中散白蚁种类、黑翅大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对堤坝的危害较大。
以下为常见白蚁危害种类一览表
种类 |
前胸背板 |
前胸背板 |
蚁巢 |
栖性 |
危害 |
铲头堆砂白蚁 |
头部近方形,赤褐色;额部呈坡面,与上鄂交角远大于90゜似铲形 |
扁平,与头部等宽或宽于头部 |
蛀食木材,蛀蚀通道即为巢,粪便似小砂粒,跌落地面似堆砂 |
木栖 |
危害坚硬家具、门窗、踢脚板及坚硬树木如荔枝、龙眼等 |
台湾乳白蚁(家白蚁) |
卵形、淡黄色,上鄂镰刀状,前额中央有开口分泌孔,可喷出乳白色浆液 |
扁平,比头部狭 |
筑大型巢,巢可在地上、地下及树中,巢外特征:排积物、分群孔明显 |
土木栖 |
建筑木材、埋地电缆、储藏物资及野外树木等 |
栖南散白蚁(黄肢散白蚁) |
头部长方形、两侧平行或后稍扩,毛序较多,上唇有侧端毛,额部隆起明显 |
扁平,比头狭,毛较多 |
不筑大型蚁巢、群体较小,比较分散 |
土木栖 |
门、窗、地板、护墙板、踢脚板、树木 |
黑翅土白蚁 |
头部卵圆形、左上鄂前方有一小齿,工蚁单型 |
前缘翘起,似马鞍状,比头部狭 |
在地下筑巢、深可达2——3米,由诸多菌圃组成巢群,分群孔呈小土堆凸起 |
土栖 |
主要危害堤坝及农作物、房屋地面木结构 |
海南土白蚁 |
头部卵圆形、左上鄂前有一小齿,工蚁分大小二型、兵蚁个体比黑翅土白蚁小 |
同上 |
主巢比黑翅土白蚁简单、巢体较小,没有明显王宫 |
土栖 |
同上 |
黄翅大白蚁 |
宽卵形、前后缘聚合,中间两侧平行,头部红棕色,上唇顶有三角形透明端,工、兵有大小二型 |
前缘翘起呈马鞍状,比头部狭 |
巢在地下深1米左右,分飞孔呈半月形,凹下 |
土栖 |
堤坝及农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