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设部徐司长在白蚁防治技术交流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
|
发表时间:
2008-06-25 17:54:17
点击次数:
3197
|
|
|
|
|
依法加强白蚁防治工作
|
|
徐宗威 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
古人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这是白蚁之害;同时也说明白蚁之害由来已久,危害巨大。危害巨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危害范围甚广。中国南方、北方都存在着白蚁的危害,长江流域40%的房屋受到白蚁之害,华东地区60%的房屋受到白蚁之害,广东90%的房屋受到白蚁之害。这是从地域讲的。从被危害物体讲,凡是有木材做的房子,用木材做的家具,都是白蚁腐蚀的对象,就连火车、汽车、轮船等也很难逃过一劫。危害范围之广还不止于此,农业、林业、水利等都受到白蚁之害。 第二、危害损失严重。柱子啄空后,房子会倒塌;产品腐蚀后,不能继续使用;树木钻空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每年白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澳洲是1亿澳元;在欧洲是2亿欧元,在美国是20亿美元。在中国仅对建筑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是17亿元人民币。白蚁的危害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危害反复发作。我国在白蚁防治的技术、药物、方法上取得很大进展,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白蚁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波被消灭了,新的一波还会再生。现在世界上有2600多种白蚁,中国就有476种。所以白蚁危害容易复发,很难根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了几千年了,但是今天由于白蚁之害倒塌的堤坝仍然存在。根据水利部门的调查统计,长江以南地区堤坝受白蚁危害率为53-92%。广东梅州市1986年发生洪水,有62处堤坝决堤,其中有55处决口属于白蚁危害导致的渗漏、管涌造成的。 今天的会议,大家将深入探讨白蚁防治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我觉得会议很有意义。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约我来给大家讲讲,我想讲三点很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 一、防治白蚁工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 要意义 1.白蚁防治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建筑保护与传承。 中国建筑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经过秦汉、唐宋、和明清三次大的历史发展高潮,形成了自己独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理论内涵,成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今天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建筑遗存,包括寺院、宫殿、民居、祠堂等。这些丰富的大量的建筑遗存,是不可替代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中国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木构体系,成为极易受到白蚁侵害的对象。江苏对文物建筑做过一次普查,发现苏州179处文物建筑有138处存在白蚁危害;镇江古建筑处到白蚁危害的比例达到93%;南京古建筑几乎百分之百地受到白蚁的严重危害。做好白蚁防治工作,不仅可以使大量的丰富的中国古建筑遗存切实得到保护,而且可以使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2.白蚁防治直接关系到城市安全。 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GDP的80%和财政收入的90%来自于中国的城市,所 以城市的安全至关重要。广东有些城市的白蚁危害率已经高达90%。这是非常危险的。前年上海有个统计,梅雨之后气温上升,白蚁进入繁殖高峰期,白蚁防治所每天接到的白蚁求治电话都在200个以上,求治电话中有五分之一是新建商品房发生灾情的报告。这次白蚁危害是上海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灾情,需要我们引起高度关注。 3.白蚁防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做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白蚁防治与城市群众的生活、与群众的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宁波老城的孝闻街,有一天晚上七、八点钟,在一段300米长的街道上可以看到数十万只白蚁,几乎家家都有白蚁来犯,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 山西垣曲县,2004年发生白蚁灾情,白蚁成群成队啃树木、门窗,钻窑洞,有11个乡镇受害,28万亩森林和群众的1246孔窑洞受损。 4.白蚁防治将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的节能减排面临严峻形势,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建筑能耗大约占全国能耗的三分之一强,在即有建筑中有95%是属于不节能的建筑。白蚁防治虽然不直接表现为节能减排,但至少可以减少对木材和其它资源的消耗。如果把全国17亿元的建筑直接经济损失折算成木材,我们可以节约400万方木材。这对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白蚁防治的规定 这个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全国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工作建立了基本制度。这个基本制度,从制度设计角度看,包括了7个方面的内容: 1.制度的目的和原则。 为加强城市房屋的白蚁防治管理,控制白蚁危害,保证城市房屋的住用安全,是建立制度的目的(这是第一条讲的)。原则是,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第三条讲的)。 2.制度的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是白蚁危害地区,白蚁危害地区由省(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房管部门确定。对象是5个字,“新、改、扩、装、原”有的房屋。第二条讲了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 3.制度的管理者和分工(谁来管)。 制度设计了管理者,也就是谁来管这个工作,并进行了工作分工。全国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4.制度的防治实施者(谁来干)。 防治实施者,也就是谁来具体干防治工作,主要指房屋的业主和防治单位。《规定》对防治单位和房屋业主分别提出的要求。 设立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 二)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及场所; 三)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四)有生物、药物检测和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 《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还分别就防治单位在执行技术规范、执行国家特殊药品管理、和履行合同及质量保证责任等提出的义务要求。 房屋业主或建设单位要进行预防和治理,这在《规定》第八条、、第十一条二款、第十二条作了规定。 5.制度的主要管理措施。 制度设计的主要管理措施有四条。一是双方应当签定《白蚁防治合同》或提交防治证明文件(第八条);二是《住宅质量保证书》中明确质量责任(第十一条);三是规定了处罚手段,《规定》第13至19条对不同情况做出了处罚的规定;四是对防治单位的条件要求,上面防治实施者的要求已经讲到了。 6.制度的经费。 《规定》第七条讲了经费,建设项目依法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将白蚁预防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 7.制度的技术支持。 《规定》第四条讲了技术支持,国家鼓励开展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新药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从制度体系的设计看,基本制度中包含了目的原则、范围对象;包含了管理者与防治实施者;还包含了管理的基本措施以及经费和技术支持。这个制度体系是比较完善和可操作的。实践证明,这个基本制度在地方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然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需要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 三、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白蚁危害的社会宣传。 随着建筑结构质量的变化和管理体制改革等因素,白蚁危害的严重性在人们的思想中有所削弱。而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白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白蚁已经成为六害之一。要向社会宣传白蚁对古建筑、对房屋、对木质产品;对农业、林业、水利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和影响。宣传近年来白蚁危害的普遍性、严重性和紧迫性,争取全社会对防治白蚁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2.加强新技术新药品的研发。 过去使用的药剂很多含有氯丹和砷剂等高残毒的有机化合物,防治效果不尽人意,对生物圈构成污染。要开展新技术新药品的研发,引进国际先进的药物和技术,特别是研发生物技术,以蚁制蚁,开发长效、低价和环保型的新的防治药物和技术方法。 3.认真履行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城市房屋白蚁防治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有重要的监督管理职能。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切实加强对原有房屋和新、改、扩、装房屋白蚁防治工作的监督。分门别类地做好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工作的建档和档案管理,为建立长效机制和日常的检查奠定工作基础。 4.加强防治单位和人员培训教育。 白蚁防治单位过去很多都是事业单位,靠财政吃饭,业务经费通过行政事业性收费解决。改革之后,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白蚁的防治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防治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防治工程的质量难以保障。必须加强对防治单位和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政策法规教育,促进防治单位之间的专业技术交流,不断提高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5.加强白蚁防治的立法和执法。 过去白蚁防治,因为多数是公房,比较容易整栋建筑进行预防和治理。现在城市里一栋房屋的产权关系比较复杂,很多是众多产权人所有。一栋楼房大多数人家进行了灭白蚁防治,只要有一家没有进行防治,整栋楼就很难进行根治。这涉及到房屋业主的法律责任。健全白蚁防治的法规制度势在必行,需要对房屋业主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及市场准入、政府职责、处罚力度等进一步做出法律规定。对现在法规要严格执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
|
|
|
|
|